金沙9001w以诚为本(中国)有限公司-百度百科

人民日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医疗器械不断涌现(深度观察)

发布时间:2022-09-23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

1993年,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在面临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方向时,最终选择了重离子治疗癌症领域。

国科离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力祯见证了首台国产重离子治癌设备的诞生过程。马力祯1995年进入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工作,担任重离子加速器工程师,负责加速器运行维护,2008年开始设计,2012年正式开始建设整套治癌装置。

“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在西北咬牙坚持,才换来了重离子治癌设备研制的成功。”马力祯回忆,科研人员艰苦创业,坚信一定能造出国际先进水平的设备。2020年3月,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碳离子治疗系统在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重离子中心投入临床应用。自此,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第四个实现重离子束治疗肿瘤的国家。

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重离子中心内,患者正在接受重离子热束治疗

马力祯介绍,与进口重离子治癌设备相比,国产设备建设成本只有其1/3至1/2,重量和体积更小,医院投入更少,患者负担更轻。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而放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常规的放疗主要采用X射线和γ射线等,射线进入人体后,容易产生副作用。

“重离子束进入人体后,不会在浅层释放掉大量能量破坏正常组织,而是在某一特定深度才释放几乎全部能量,从而大大提高放疗精度,减轻患者痛苦。因此,重离子放疗技术是国际公认的尖端技术。”马力祯说。

“我们直接参与研发与建设的有500多人,其中基础物理、核技术及应用等领域的院士就超过10人。”马力祯介绍,从图纸到设备,从体积巨大的科研装置到能放进医院的医疗器械,其中的每一步都需要科研和工程人员克服重重困难。目前,重离子治癌设备已经全部实现国产化,共获得60多项专利技术。

立足国内科研院所和高校,培养本土人才,这是国产重离子治癌设备成功的关键。

为了推动重离子治疗技术产业化,国科离子打造了一个近500人的队伍,其中包括一线工人100余人、技术人员300余人、研发人员近100人。他们很多毕业于国内著名高校,专业涉及物理、生物、医学、核技术、电器、机械等。

为了充分发挥人才的创造性,国科离子给予员工宽松自由的工作环境。“公司实行结果为导向的考核,只要到期能保质保量提交产品,中间怎么工作由员工自己决定。”马力祯介绍,对于项目牵头人,需要配人、财、物,公司会快速配齐,具体怎么干,由项目牵头人决定,公司不会干涉。研究人员进入公司后,只要研发项目符合公司产品的发展方向,相关经费就有保障,并给予了一定的容错空间。

中科院近代物理所的科研人员在一批肿瘤科医生的帮助下,边学边改,边检边调,建成了我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用重离子治癌设备。2018年4月,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联合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发起设立国科离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其骨干团队主要由中科院近代物理所研发和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目前,武威建成的重离子治癌设备已经投入临床应用,在兰州建成的重离子治癌设备即将投入临床应用,在湖北武汉、浙江杭州、福建莆田等地的项目正在施工建设。

马力祯说,公司正在研发新一代重离子治癌设备,并组建中控室,集中管理全国设备,为各地肿瘤患者提供规范化治疗。公司将继续与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机构进行深度合作,让更多科技成果惠及百姓。

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历史经验证明,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摆脱被“卡脖子”的命运。

长期以来,我国高端医疗器械绝大部分依靠进口。跨国“巨头”经营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在核心技术领域抢占先机,以此垄断市场并获得超额利润。中国企业要想“突围”,需要长时间的科研攻关和技术积累。只有坚定自信、耐住寂寞、勇于探索、不怕失败,才能把握先机、赢得主动。人才是自主创新之本,要善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创新潜力充分释放、创新活力充分涌流。

无限风光在险峰。希望更多企业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节选丨人民日报